INDEX ﹥ HOME > 專題介紹 > 變石( Alexandrite )
亞歷山大變石 - 介紹與
化學式:BeAl2O4
比重:3.5-3.84
莫氏硬度:8.5
變石的全名應該是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 它是最令人驚奇的礦石之一, 因為隨著不同光源改變顏色, 好的變石在日光下會具有接近祖母綠的綠色, 並在燈泡光照明下轉變成紅色(一般在淡紅到紫紅之間的顏色). “變石“由此而得名。變色強烈顯著為上等。好的變石價格不低於全美鑽石, 變色效果是其價格關鍵。
如果變色效應與貓眼效應集于一寶石上,則是極為罕見的寶石,價值極高。
照片1: 一顆具循環雙晶(Sixling)的透明變石, 長在一大塊不透明變石晶體群上, 具明確的變色效應, 日光下為濃祖母綠色( 照片上), 以鎢絲手電筒背光得到略帶紫的紅色(照片下).
變石所屬的金綠寶石家族, Chrysoberyl:氧化鈹鋁BeAl2O4 , 包括變石(含鉻, 具變色現象 )、金綠貓眼( 具貓眼現象) , 變石貓眼( 同時具貓眼及變石現象)。
照片 2: 金綠寶石結晶 ( V 形雙晶 )
照片 3: 金綠貓眼
照片 4: 變石貓眼 ( Alexandrite Cat-eye )
產狀
變石所屬的金綠寶石家族來自偉晶岩化過程( Pegmatitic Processes) ,偉晶岩的礦物( 如石英長石等等) 在地函上部結晶化時, 混入較稀有的鈹, 就有機會形成金綠寶石(BeAl2O4) , 有時偉晶也可與含鈹的圍岩產生接觸變質作用, 金綠寶石就會形成在雲母片岩中。
如何產生變石? 含金綠寶石的偉晶岩與含鉻的圍岩作用, 鉻與金綠寶石反應就可能產生變石,或此偉晶化過程同時受到鈹及鉻的反應才能生成變石, 但通常鉻會出現在基性或超基性的岩石, 而鈹則主要出現在酸性岩石較多, 兩元素要碰到非常不容易, 這說明為何變石如此稀有。
照片5 : 在雲母片岩中的變石結晶 ( 俄國烏拉爾 )
照片6: 在雲母片岩中的變石結晶 ( 辛巴威 )
幾乎在所有產地的變石都產在黑雲母片岩, 但不容易在市面上買到, 一般買到的多是晶體或晶蔟, 表面附著黑雲母.
這個標本為一顆循環雙晶躺在雲母片岩上, 日光下的深綠色透光度相當不錯, 以鎢絲燈側照為桃紅色.
歷史與產地
變石取名Alexandrite是為紀念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據說變石是在他生日那天,由一位芬蘭礦物學家在烏拉爾山脈的山坡上發現。變石最初被視為俄羅斯的國家寶石,因為它結合了象徵沙皇的紅色和綠色。
俄國烏拉爾(the Urals)是最著名的變石產地,但目前世界上質量最好、也是產量最多的亞歷山大變石礦場位於巴西Minas Gerias 州,發現於1987年,因附近居民淘取谷地之土石而發掘出來。巴西產量可能超過全世界的一半。
其他礦床在斯里蘭卡, 坦尚尼亞, 辛巴威,印度等,都有珍品出產。
照片7 : 來自巴西的裸石
照片8 : 俄國烏拉爾的變石原礦標本
照片9 : 巴西的變石原礦標本
照片10 : 坦尚尼亞的變石原礦標本
照片11 : 辛巴威的變石原礦標本
寶石與礦物學特性
變石的顏色是由微量的鉻元素所引致,鉻原素由於光線的成分不同而改變,日光中含有較多藍色輻射,而鎢絲燈源的光線則較紅, 其主要的顏色會在變石內被反射出來,換句話說,寶石的顏色可根據燈光而出現變化。
變石在礦物學中屬於金綠寶石( Chrysoberyl, 金綠玉),屬斜方晶系,晶體常呈短柱狀和板狀,常見V形雙晶(V twin)及循環雙晶( Sixling)。折光率為1.745-1.754,二色性強,非均質體。硬度8.5,密度3.73克/立方釐米。韌性好。在紫外線照射下可出現紅光。
照片12 : 短柱狀結晶的變石原礦標本,俄國烏拉爾
照片13 : 板狀結晶的變石標本,俄國烏拉爾
照片14 : V形雙晶的變石標本,巴西
照片15 : 循環雙晶( Sixling)的變石標本,辛巴威
照片16: 在紫外線照射下可出現紅光,樣本來自俄國烏拉爾
變石所屬的金綠寶石家族本來只有鈹與鋁, 變石的成份是因為其含有微量的鉻,取代了成份中的鈹或鋁的位置, 使得它對綠光透射最強,對紅光透射次之,對其他光線全部強烈的吸收。因此,在白天時由於陽光的照射,使其透過的綠光最多,故其呈現綠色,用近似白光的日光燈或LED燈照明,變石也呈現綠色。可是當富含紅光的蠟燭或鎢絲白熾燈照明時,透射的紅光就特別多,故呈現出紅色。
選購變石要小心
變石比祖母綠更難有乾淨的寶石級,所以看到漂亮且變色優異的寶石,要小心是假的,有人造的變石,人造的變色鋼玉,另外,也有許多其他天然礦物和變石的效應很像,例如變色石榴石,品質好的,也依光源不同,一樣從帶灰的藍綠或黃綠變色為淡紫紅,也是很值得收藏的石頭,且其價格較低。對原礦來說,真假很容易用肉眼就分辨;但是已切磨的變石就得小心了,要檢測其物性(如密度),觀察內含物。購買時最好要找信譽優良的商家,高價品一定要附具公信力的鑑定書。
在網路上購買變石更要小心,許多顏色的呈現是用軟體修改的,常看到修的很離譜,基本上,不會有 “白天的紅寶石,晚上的祖母綠” 這種變石,最多只是接近,當變石看多後,會發現一個原則,日光下接近祖母綠色時,鎢絲燈下是淡的桃紅到紫紅,談不上是紅寶;如果鎢絲燈下是美麗的亮紅,那麼日光下是很深暗的綠色,談不上是祖母綠。照片一的變石晶體之顏色變化可能是最理想的狀況,由深綠變色到中等紅,這是光的波長被選擇性吸收的合理狀況。當你看到變石的兩張照片兩種顏色色調濃度一樣時,就要懷疑了。
照片17 : 人造變色鋼玉與人造變石
照片18: 天然的變色石榴石,原石與裸石
照片19: 天然的變色石榴石,原石與裸石
照片20: 正常的變石,由亮綠色變至淺紅色的狀況
照片21: 正常的變石,由暗綠色變至亮紅色的狀況
變石標本圖說
照片21 : 變石晶體群與祖母綠晶體群一起生成在雲母片岩中
產地 : 俄國烏拉爾山
介紹 : 俄國烏拉爾山同時也是祖母綠產地, 雖然祖母綠也是含鈹且含鋁的礦物, 而且也由少量的鉻來致色,所以從成份來說, 兩種寶石長在一起是很有可能的。 但原則上, 從生成條件來看, 祖母綠與變石是相反的,當鈹與鋁的比例是鈹較多時,以生成綠柱石( 即祖母綠 )優先,反之以變石優先, 這個樣本的趣味就在打破了這個原則.
這個標本在日光下看不太容易分辨那些是祖母綠,那些是變石,但用鎢絲燈泡手電筒一照,變石轉紅,兩種寶石顏色一紅一綠。
照片21 上: 在日光燈下, 變石(數字3所指)與旁邊綠色的祖母綠都顯現綠色. 當使用鎢絲燈時, 變石變成帶灰紫紅色, 旁邊的祖母綠依然是翠綠色.
照片22: 寶石級的變石藏在不起眼的原石內
產地 : 辛巴威
介紹 : 辛巴威的變石通常很黑,而且常常許多晶體交互長在一起,表面往往都是清不乾淨的黑雲母。細心尋找,仍然偶見透明的美麗深綠色,這一顆樣本具有兩三克拉的透明內部,可切磨出頂級的裸石,因為它也是一顆循環雙晶,留下這個具有內涵的樣本。
照片22 上, 看來不起眼的變石原礦, 其上有一個約1.7公分的循環雙晶( Sixling ).
照片22 中, 從該循環雙晶的背後一處( 箭頭所指 ) 可以發現其透光性, 具有成為寶石的潛力。( 使用 LED 筆燈 )
照片22 下, 使用鎢絲筆燈,100%的變色。
照片23: 烏拉爾山的變石結晶於雲母片岩
產地 : 俄國烏拉爾山
介紹 : 俄國的變石標本不難與其他產地區分開來,比較有機會看到明亮的綠色,只是紅色淡了些。
照片24: 變石循環雙晶
產地 : 辛巴威 , 俄國, 巴西
照片25: 變石紅綠變色的顏色深淺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