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亚历山大变石 - 介绍与

化学式:BeAl2O4   
比重:3.5-3.84    
莫氏硬度:
8.5

变石的全名应该是亚历山大变石(Alexandrite), 它是最令人惊奇的矿石之一,  因为随著不同光源改变颜色好的变石在日光下会具有接近祖母绿的绿色并在灯泡光照明下转变成红色(一般在淡红到紫红之间的颜色).  “变石由此而得名。变色强烈显著为上等。好的变石价格不低於全美钻石变色效果是其价格关键。

如果变色效应与猫眼效应集于一宝石上,则是极为罕见的宝石,价值极高。

照片1: 一颗具循环双晶(Sixling)的透明变石, 长在一大块不透明变石晶体群上, 具明确的变色效应, 日光下为浓祖母绿色( 照片上), 以钨丝手电筒背光得到略带紫的红色(照片下).


变石所属的金绿宝石家族, Chrysoberyl:氧化铍铝BeAl2O4 , 包括变石(含铬具变色现象 )、金绿猫眼具猫眼现象) , 变石猫眼同时具猫眼及变石现象)


照片 2:  金绿宝石结晶 ( V 形双晶 )

照片 3:  金绿猫眼

照片 4:  变石猫眼 ( Alexandrite Cat-eye )

 

产状

变石所属的金绿宝石家族来自伟晶岩化过程( Pegmatitic Processes) ,伟晶岩的矿物如石英长石等等在地函上部结晶化时混入较稀有的铍就有机会形成金绿宝石(BeAl2O4) , 有时伟晶也可与含铍的围岩产生接触变质作用金绿宝石就会形成在云母片岩中。

 

如何产生变石含金绿宝石的伟晶岩与含铬的围岩作用铬与金绿宝石反应就可能产生变石,或此伟晶化过程同时受到铍及铬的反应才能生成变石但通常铬会出现在基性或超基性的岩石而铍则主要出现在酸性岩石较多两元素要碰到非常不容易这说明为何变石如此稀有。

 

照片5 : 在云母片岩中的变石结晶 ( 俄国乌拉尔 )

照片6: 在云母片岩中的变石结晶 ( 辛巴威 )
几乎在所有产地的变石都产在黑云母片岩, 但不容易在市面上买到, 一般买到的多是晶体或晶蔟, 表面附著黑云母.

这个标本为一颗循环双晶躺在云母片岩上, 日光下的深绿色透光度相当不错, 以钨丝灯侧照为桃红色.    




 

历史与产地

变石取名Alexandrite是为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据说变石是在他生日那天,由一位芬兰矿物学家在乌拉尔山脉的山坡上发现。变石最初被视为俄罗斯的国家宝石,因为它结合了象徵沙皇的红色和绿色。

 

俄国乌拉尔(the Urals)是最著名的变石产地,但目前世界上质量最好、也是产量最多的亚历山大变石矿场位於巴西Minas Gerias 州,发现於1987年,因附近居民淘取谷地之土石而发掘出来。巴西产量可能超过全世界的一半。

 

其他矿床在斯里兰卡坦尚尼亚辛巴威,印度等,都有珍品出产。    

 

照片7 : 来自巴西的裸石

照片8 : 俄国乌拉尔的变石原矿标本

照片9 : 巴西的变石原矿标本

照片10 : 坦尚尼亚的变石原矿标本

照片11 : 辛巴威的变石原矿标本

 

 宝石与矿物学特性

变石的颜色是由微量的铬元素所引致,铬原素由於光线的成分不同而改变,日光中含有较多蓝色辐射,而钨丝灯源的光线则较红, 其主要的颜色会在变石内被反射出来,换句话说,宝石的颜色可根据灯光而出现变化。

 

变石在矿物学中属於金绿宝石( Chrysoberyl, 金绿玉),属斜方晶系,晶体常呈短柱状和板状,常见V形双晶(V twin)及循环双晶( Sixling)。折光率为1.745-1.754,二色性强,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3/立方厘米。韧性好。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出现红光。

 

照片12 : 短柱状结晶的变石原矿标本,俄国乌拉尔

照片13 : 板状结晶的变石标本,俄国乌拉尔

照片14 : V形双晶的变石标本,巴西

照片15 : 循环双晶( Sixling)的变石标本,辛巴威

照片16: 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出现红光,样本来自俄国乌拉尔

 

变石所属的金绿宝石家族本来只有铍与铝变石的成份是因为其含有微量的铬,取代了成份中的铍或铝的位置使得它对绿光透射最强,对红光透射次之,对其他光线全部强烈的吸收。因此,在白天时由於阳光的照射,使其透过的绿光最多,故其呈现绿色,用近似白光的日光灯或LED灯照明,变石也呈现绿色。可是当富含红光的蜡烛或钨丝白炽灯照明时,透射的红光就特别多,故呈现出红色。

 

选购变石要小心

变石比祖母绿更难有干净的宝石级,所以看到漂亮且变色优异的宝石,要小心是假的,有人造的变石,人造的变色钢玉,另外,也有许多其他天然矿物和变石的效应很像,例如变色石榴石,品质好的,也依光源不同,一样从带灰的蓝绿或黄绿变色为淡紫红,也是很值得收藏的石头,且其价格较低。对原矿来说,真假很容易用肉眼就分辨;但是已切磨的变石就得小心了,要检测其物性(如密度),观察内含物。购买时最好要找信誉优良的商家,高价品一定要附具公信力的鉴定书。


在网路上购买变石更要小心,许多颜色的呈现是用软体修改的,常看到修的很离谱,基本上,不会有 “白天的红宝石,晚上的祖母绿” 这种变石,最多只是接近,当变石看多后,会发现一个原则,日光下接近祖母绿色时,钨丝灯下是淡的桃红到紫红,谈不上是红宝;如果钨丝灯下是美丽的亮红,那么日光下是很深暗的绿色,谈不上是祖母绿。照片一的变石晶体之颜色变化可能是最理想的状况,由深绿变色到中等红,这是光的波长被选择性吸收的合理状况。当你看到变石的两张照片两种颜色色调浓度一样时,就要怀疑了。

照片17 : 人造变色钢玉与人造变石

照片18: 天然的变色石榴石,原石与裸石

照片19: 天然的变色石榴石,原石与裸石

照片20: 正常的变石,由亮绿色变至浅红色的状况

照片21: 正常的变石,由暗绿色变至亮红色的状况

 

 

 

变石标本图说

 

照片21 : 变石晶体群与祖母绿晶体群一起生成在云母片岩中

产地 : 俄国乌拉尔山

 

介绍 : 俄国乌拉尔山同时也是祖母绿产地虽然祖母绿也是含铍且含铝的矿物而且也由少量的铬来致色,所以从成份来说, 两种宝石长在一起是很有可能的。 但原则上, 从生成条件来看, 祖母绿与变石是相反的,当铍与铝的比例是铍较多时,以生成绿柱石即祖母绿 )优先,反之以变石优先, 这个样本的趣味就在打破了这个原则.  

这个标本在日光下看不太容易分辨那些是祖母绿,那些是变石,但用钨丝灯泡手电筒一照,变石转红,两种宝石颜色一红一绿。

 

 


照片21 上: 在日光灯下, 变石(数字3所指)与旁边绿色的祖母绿都显现绿色.  当使用钨丝灯时, 变石变成带灰紫红色, 旁边的祖母绿依然是翠绿色. 




照片22: 宝石级的变石藏在不起眼的原石内

产地 : 辛巴威

介绍 : 辛巴威的变石通常很黑,而且常常许多晶体交互长在一起,表面往往都是清不干净的黑云母。细心寻找,仍然偶见透明的美丽深绿色,这一颗样本具有两三克拉的透明内部,可切磨出顶级的裸石,因为它也是一颗循环双晶,留下这个具有内涵的样本。

 
照片22 上, 看来不起眼的变石原矿, 其上有一个约1.7公分的循环双晶( Sixling ).  


照片22  中, 从该循环双晶的背后一处( 箭头所指 ) 可以发现其透光性, 具有成为宝石的潜力。( 使用 LED 笔灯 )


照片22  下, 使用钨丝笔灯,100%的变色。

照片23: 乌拉尔山的变石结晶於云母片岩

产地 : 俄国乌拉尔山

介绍 : 俄国的变石标本不难与其他产地区分开来,比较有机会看到明亮的绿色,只是红色淡了些。

 

照片24: 变石循环双晶

产地 : 辛巴威 ,  俄国,  巴西 

 

 

照片25:  变石红绿变色的颜色深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