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知識分享
2
紅藍寶石
3
紅寶石礦物標本的基本鑑定4
https://www.gemm.tw/custom_52021.html 紅寶石礦物標本的基本鑑定 紅寶石礦物標本的基本鑑定 紅寶石礦物標本的簡易鑑定                                                                                                         一般而言紅色寶石不多, 除紅寶(Ruby)外, 還有紅色綠柱石(Red Beryl), 紅碧璽( Rubellite ), 尖晶石(Spinel), 紅榴石Pyrope ( Garnet )等, … 要驗證, 可應用鋼玉特殊的物性, 特別是其高比重與高熱傳導. 我們分成含母岩或不含母岩. 如果是與母岩共生的標本, 因無法測知比重並觀察內含物, 則需依經驗由晶形及伴生礦物等特性結合儀器來鑑定.   當然,必要時可使用光譜學儀器(拉曼、紅外、螢光等)及元素分析的高端儀器。 I. 含母岩的紅寶石Matrix specimen: 1. 晶形與Color : 除肉眼看外, 可使用UV/Cherse(祖母綠) 鏡看. 一般最容易與紅寶石混淆的是紅色尖晶石, 一般看晶形可區別. 如以UV照或以祖母綠鏡看, 紅寶石具有亮紅的螢光.照片一: 左邊照片為尖晶石,此種尖晶石顏色接近紅寶石,稱為紅寶尖晶石,光從顏色很難區分紅寶石。右邊照片為尖晶石(左邊那顆)及紅寶石(右邊那顆),顏色接近。兩顆標本皆來自緬甸。照片二: 左邊照片為螢光測試前。右邊照片為螢光測試時尖晶石也有一些發螢光,但遠不如右邊的紅寶石發出強螢光。 各紅色寶石所呈現的紅色色調不同, 且通常各有其特質, 如紅色綠柱石只長在流紋岩(Rhyolite)上. 紅碧璽通常會有其顯著的直條紋, 紅榴石則往往呈現石榴狀的結晶. 因此, 大多數狀況, 可被具經驗的藏家一眼就認出來. 2. 伴生礦物與母岩 : 有些可判斷產地, 如長在斜長方形解理清楚的方解石Calcite上, 為Mogok ruby(如下照片三). 與大理岩一起的為阿富汗或巴基斯坦 ( 雲南也有類似的 ). Wanza 的紅寶有奇特的晶形及Matrix. 寶石級的 Matrix ruby 主要是上述這三大地區. 以實地樣品比對, 不難區分. 3. 熱傳導: 紅寶石是紅色寶石中最高的, 用 Diamondmaster 測可達鑽石的 60% 位置. 其他的紅色寶石熱傳導低很多, 只有尖晶石稍接近紅寶. 其他紅色寶石熱傳導較低, 紅碧璽與尖晶石都不到鋼玉一半, 其他更低了。 因此,以Diamondmaster 來測紅寶石也是很好的小工具。 與母岩共生的標本, 只要確認晶體不是黏上去的, 基本上是沒有經過熱處理優化的天然標本.  照片三: 幾乎從Calcite母岩的典型解理即可確認紅色晶體即是紅寶石。 II 不含母岩時 ( Crystal or Rough ) 照片四: 紅寶石晶體的結晶造型多樣,但還是容易與其他紅色寶石礦物區分 。當紅寶石, 不含母岩時或母岩很少時, 最簡單也最重要的一個驗證數據應該是密度, 宜使用可達0.0001克解析度(至少準確到0.001g)的密度測試天平, 測得的比重應在 4.05 左右, 在3.95及4.10 之間. 具此比重值的透明紅色礦物, 只有鋼玉, 也就是紅寶石. 如果標本具有天然的晶面或特質(如生長紋), 加上下述幾個特徵則幾乎可斷定為天然紅寶石。 再加上兩三項輔證測試就更萬無一失了 1. 晶形與Color : 除肉眼看外, 可使用UV/Cherse 鏡看. 一般最容易與紅寶石混淆的是紅色尖晶石, 一般看晶形可區別. 如以UV照或以祖母綠鏡看, 紅寶石具有亮紅的螢光. 再則, 各紅色寶石所呈現的紅色色調不同, 一般都無法具有純正紅色。通常各有其獨特的色調與結晶特質, 如紅色綠柱石的紅色有其特別的紫色調及獨特六角柱狀晶型. 紅碧璽通常會有其顯著的直條紋,顏色淺且深淺不均, 紅榴石則色深且往往呈現石榴狀的結晶,因此, 大多數狀況, 可被具經驗的藏家一眼就認出來.  當然, 我個人偏好比重測試,現代天平測比重可準確到小數三位,是很好的基本工具。 2. 熱傳導: 紅寶石的熱傳導幾乎是紅色寶石最高的, 用 Diamondmaster 測可達鑽石的 60% 位置. 其他紅色寶石熱傳導較低, 紅碧璽與尖晶石都不到鋼玉一半, 其他更低了.   3. 內含物: 如果有些部位透光且可看到內部, 可依之判斷人造與否、產地、是否高溫熱處理 ( enhancement ). 當看到內含物, 可完全確認其來源為天然. 由其是好的紅寶石, 其內含物幾乎是必然存在, 往往相當精彩. 有無熱處理, 很容易就可看出來. 4. 其他測試:  硬度: 高達九, 可劃傷石英調痕板,但屬於破壞性測試  折射率  偏光鏡 ( 可排除石榴石與尖晶石 )  磁性 ( 可排除石榴石 )  高端儀器: XRD可測出組成元素, 拉曼等測出光譜再比對data。    熱處理與否? 需用放大鏡或顯微鏡看, 熱處理的原石表面通常可以看到熔化的跡象(包括黏附的土或礦物, 還有晶面有熔融或局部熔融). 有些熱處理原石, 在熱處理前先以酸洗去表面的土, 因此看不太到土或礦物的熔化, 但可仔細看到晶面有熔融或局部熔融. 此種現象對於紅藍寶石都是如此.進一步可參閱:https://www.gemm.tw/custom_132955.html    
https://www.gemm.tw/ 寶礦石坊-寶石礦物網

紅寶石礦物標本的簡易鑑定                                                                                                        

一般而言紅色寶石不多, 除紅寶(Ruby)外, 還有紅色綠柱石(Red Beryl), 紅碧璽( Rubellite ), 尖晶石(Spinel), 紅榴石Pyrope ( Garnet )等, … 要驗證, 可應用鋼玉特殊的物性, 特別是其高比重與高熱傳導.

我們分成含母岩或不含母岩. 如果是與母岩共生的標本, 因無法測知比重並觀察內含物, 則需依經驗由晶形及伴生礦物等特性結合儀器來鑑定.   當然,必要時可使用光譜學儀器(拉曼、紅外、螢光等)及元素分析的高端儀器。


I. 含母岩的紅寶石Matrix specimen:

1. 晶形與Color : 除肉眼看外, 可使用UV/Cherse(祖母綠) 鏡看. 一般最容易與紅寶石混淆的是紅色尖晶石, 一般看晶形可區別. 如以UV照或以祖母綠鏡看, 紅寶石具有亮紅的螢光.


a9f187f6d17589844ea810852cf3e544.jpg419ca77b8c6a483199825a616ecc6a20.jpg
照片一: 左邊照片為尖晶石,此種尖晶石顏色接近紅寶石,稱為紅寶尖晶石,光從顏色很難區分紅寶石。右邊照片為尖晶石(左邊那顆)及紅寶石(右邊那顆),顏色接近。兩顆標本皆來自緬甸。



e066925809f4a0baeaf0bd0cfcbf0ea3.jpg7c56bb55a437b44941fb0f5113a2a9fa.jpg
照片二: 左邊照片為螢光測試前。右邊照片為螢光測試時尖晶石也有一些發螢光,但遠不如右邊的紅寶石發出強螢光。

各紅色寶石所呈現的紅色色調不同, 且通常各有其特質, 如紅色綠柱石只長在流紋岩(Rhyolite)上. 紅碧璽通常會有其顯著的直條紋, 紅榴石則往往呈現石榴狀的結晶. 因此, 大多數狀況, 可被具經驗的藏家一眼就認出來.

2. 伴生礦物與母岩 : 有些可判斷產地, 如長在斜長方形解理清楚的方解石Calcite上, 為Mogok ruby(如下照片三). 與大理岩一起的為阿富汗或巴基斯坦 ( 雲南也有類似的 ). Wanza 的紅寶有奇特的晶形及Matrix. 寶石級的 Matrix ruby 主要是上述這三大地區. 以實地樣品比對, 不難區分.

3. 熱傳導: 紅寶石是紅色寶石中最高的, 用 Diamondmaster 測可達鑽石的 60% 位置. 其他的紅色寶石熱傳導低很多, 只有尖晶石稍接近紅寶. 其他紅色寶石熱傳導較低, 紅碧璽與尖晶石都不到鋼玉一半, 其他更低了。 因此,以Diamondmaster 來測紅寶石也是很好的小工具。

與母岩共生的標本, 只要確認晶體不是黏上去的, 基本上是沒有經過熱處理優化的天然標本.

 899f27535f1c5b74be95f66427609163.jpge7d3f59fac00703a5441c55058885d11.jpg
照片三: 幾乎從Calcite母岩的典型解理即可確認紅色晶體即是紅寶石。


II 不含母岩時 ( Crystal or Rough )

7c0189e4fe4b9bc830a6623025cf5297.jpg27472e0d0f3a01fcb2d741b3bbe3d01f.jpgb4000857458a289a254af91996f057d6.jpg05ea05f8cb3133b4e139f78ad57493dd.jpg

照片四: 紅寶石晶體的結晶造型多樣,但還是容易與其他紅色寶石礦物區分 。

當紅寶石, 不含母岩時或母岩很少時, 最簡單也最重要的一個驗證數據應該是密度, 宜使用可達0.0001克解析度(至少準確到0.001g)的密度測試天平, 測得的比重應在 4.05 左右, 在3.95及4.10 之間. 具此比重值的透明紅色礦物, 只有鋼玉, 也就是紅寶石. 如果標本具有天然的晶面或特質(如生長紋), 加上下述幾個特徵則幾乎可斷定為天然紅寶石。

再加上兩三項輔證測試就更萬無一失了

1. 晶形與Color : 除肉眼看外, 可使用UV/Cherse 鏡看. 一般最容易與紅寶石混淆的是紅色尖晶石, 一般看晶形可區別. 如以UV照或以祖母綠鏡看, 紅寶石具有亮紅的螢光. 再則, 各紅色寶石所呈現的紅色色調不同, 一般都無法具有純正紅色。通常各有其獨特的色調與結晶特質, 如紅色綠柱石的紅色有其特別的紫色調及獨特六角柱狀晶型. 紅碧璽通常會有其顯著的直條紋,顏色淺且深淺不均, 紅榴石則色深且往往呈現石榴狀的結晶,因此, 大多數狀況, 可被具經驗的藏家一眼就認出來.  當然, 我個人偏好比重測試,現代天平測比重可準確到小數三位,是很好的基本工具。

2. 熱傳導: 紅寶石的熱傳導幾乎是紅色寶石最高的, 用 Diamondmaster 測可達鑽石的 60% 位置. 其他紅色寶石熱傳導較低, 紅碧璽與尖晶石都不到鋼玉一半, 其他更低了.  

3. 內含物: 如果有些部位透光且可看到內部, 可依之判斷人造與否、產地、是否高溫熱處理 ( enhancement ). 當看到內含物, 可完全確認其來源為天然. 由其是好的紅寶石, 其內含物幾乎是必然存在, 往往相當精彩. 有無熱處理, 很容易就可看出來.

4. 其他測試:

  •  硬度: 高達九, 可劃傷石英調痕板,但屬於破壞性測試
  •  折射率
  •  偏光鏡 ( 可排除石榴石與尖晶石 )
  •  磁性 ( 可排除石榴石 )
  •  高端儀器: XRD可測出組成元素, 拉曼等測出光譜再比對data。 

 

熱處理與否?

需用放大鏡或顯微鏡看, 熱處理的原石表面通常可以看到熔化的跡象(包括黏附的土或礦物, 還有晶面有熔融或局部熔融). 有些熱處理原石, 在熱處理前先以酸洗去表面的土, 因此看不太到土或礦物的熔化, 但可仔細看到晶面有熔融或局部熔融. 此種現象對於紅藍寶石都是如此.

進一步可參閱:

https://www.gemm.tw/custom_132955.html